發(fā)布時間:2017-08-24 16:17:01
標簽:習(xí)俗 風俗
瀏覽(68539)
立秋三候
涼風至:立秋之日“涼風至”,“涼風繞曲房,寒蟬鳴高柳”。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,肅清是為收斂,秋為“揫”,“揫”就是斂聚。
白露降:后五日“白露降”,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,清涼風來,露珠晶瑩變白,白是秋之標識。但露尚未凝滯,還能在陽光下滾動,非“相思黃葉落,白露點青苔”之露。東漢劉熙的《釋名》釋露為“慮”,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,由此“露紅凝艷數(shù)千枝”,亦成一種壯美悲愴。
寒蟬鳴:再五日“寒蟬鳴”。“踟躕亦何留,相思無終極。秋風發(fā)微涼,寒蟬鳴我側(cè)。”這是曹植詩。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,其實應(yīng)是蟬們秋涼后發(fā)聲困難,知生命將盡的變聲凄切。碧樹未搖落,寒蟬已悲鳴。此時“夜涼枕簟滑,秋燥衣巾輕”了。
立秋習(xí)俗
(1)貼秋膘
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,并和立夏時體重對比。因為人到夏天,缺乏胃口,飯食清淡,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,稱為“苦夏”。秋風一起,胃口大開,就想吃點兒好的,補償夏天的損失。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: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當然首選吃肉,所謂“以肉貼膘”。
(2)稱水
舊時,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后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,然后稱重。如果立秋前的水重,就表明伏水重,那么秋天雨水就少;如果立秋后的水重,那么秋天雨水就多,有可能形成秋澇。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(xí),根據(jù)水質(zhì)輕重,推測秋水漲落。
?。?)啃秋
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稱為“咬秋”。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,稱“咬秋”,寓意炎炎夏日,酷熱難熬,時逢立秋,將其咬住。在浙江等地,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,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。
立秋美食,美味清涼
?。?)西瓜
立秋這天,中國人有“咬秋”的習(xí)俗。江蘇各地會在立秋日吃西瓜,因為人們覺得立秋后,早晚天氣變涼,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(chǎn)生影響,因此立秋也往往是這一年一次吃西瓜。
?。?)秋桃
立秋時,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,每人一個,吃完把核留起來。等到除夕這天,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,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。
?。?)清涼糕
在浙江金華,清涼糕為立秋必不可少的美味。何為清涼糕?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狀,倒在碗里。待第二天早上,結(jié)成一整塊。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,然后切成小塊,撒上白糖、醋、薄荷,清涼爽口、酸甜開胃。
(7)龍眼
立秋時節(jié)也是臺灣龍眼的盛產(chǎn)期。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,子孫會做大官,而且龍眼又稱為“福圓”,所以有俗諺:食福圓,生子生孫中狀元。
(8)吃“渣”
山東、四川等地區(qū)流行立秋吃“渣”——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,并有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”的俗語。
四通搬家保障
讓您放心搬家
爽約5倍賠
期詐3倍賠
亂收費2倍賠